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
English

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

天水街道启动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暨“2049”试点工作推

日期:2006-06-28 00:00:00 查看:3010
5月18日,下城区天水街道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暨“2049试点”工作推进会仪式在天水街道胭脂新村社区举行,市科协主席朱国海、市科技局副局长徐土松、区委副书记朱钟毅、街道领导及街道七个社区的1000余名社区居民参加了仪式。朱国海主席作了重要讲话,他对下城区科普工作的开展及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,并希望下城区在今后的科普工作中,特别是在“2049试点”工作中,能进一步加大力度、整合资源、创新载体,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出新贡献。在仪式上,市科技局向天水街道七个社区各赠送了1套《饮茶与人体健康》挂图。 下城区“2049行动计划”工作的长期目标是:经过45年的努力,至2049年,全区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指数水平要达到并超过《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标准》的要求,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同期科学素质水平。下城区“2049试点”工作分起步、深化、发展三个阶段,实施时间是从2005年至2009年底,具体目标分为试点起步阶段(2005年)、试点深化阶段(2006年-2007年底)、试点发展阶段(2008年-2009年底)三个阶段,其中试点起步阶段的工作目标是:建立试点工作管理制度、机制和监测评估体系,创新社区科教辅导模式,结合日常生活科学知识的学习,提高对原调查问卷(大纲)测试内容的知识性理解水平,居民科学素质综合指数由目前的2.98上升到3.5;试点深化阶段的工作目标是:加大科学素质达标难度,扩大知识性宣传教育,提升科普硬件设施水平,提高居民的自觉参与率和家庭参与率,居民科学素质综合指数达到4.5以上,初步形成社区居民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的良好风气;试点发展阶段的工作目标是:在扩大科学知识、科学思想、科学精神、科学方法和科技能力的应知应会范围的基础上,突出理念、制度和机制的提升。至2009年底,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群累计掌握12个概念、30个与生活现象相关的科学知识范围,对科学精神和世界观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,对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动手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兴趣,居民科学素质综合指数达到6以上。